大皖新闻讯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9月20日,共青团宣城市委发布了该市2024年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情况。
据介绍,宣城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校地合作,围绕“打造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和“建造百万级的人才市场”两大目标,创新实施大学生实践工作,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校地协同、融合发展、育才留才的新路径。2024年,宣城市吸引全国4.4万名大学生来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个人实践学生16430人,1008支高校团队27834名学生来宣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63所高校在宣建立实践基地。
宣城市瞄准大学生实践需求,在大学生最关心的生活补助、住房保障、政策享受等方面下功夫,用真心真情拴心留才。建立“1+1”导师帮带制度,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角色。根据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实践需求,个性化制定服务清单,明确专员做好岗位匹配、食宿保障、医疗保险保障等“一体化”后勤保障服务,并按照每人每月500-1000元的标准给予实践补贴,为来宣实践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围绕打造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宣城结合实际上好“三堂课”。一是上好“特色课”。聚焦宣城本地红色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开发35门主题课程,开展爱国主义、历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上好“基层课”。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组织开展乡村调研、红色寻访、故事分享会等活动200余场,让学生长才干、作贡献。三是上好“研学课”。聚焦打造“五色青春”实践路线,多部门联合制定方案,编排55条精品研学路线,免费开放30个A级景区,让大学生更多层面地认识、了解、爱上宣城。
推出“地方出题,高校答卷”实践模式,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为载体,宣城市发布社会实践课题“菜单”128个。北京语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共计62支高校社会实践团赴乡村支教,为留守儿童打造趣味课堂。中国美院、东南大学、安师大等实践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化身乡村美化师绘制墙绘5800余平方米。南京传媒学院社会实践团为郎溪县永辉茶叶有限公司设计茶叶等农产品包装、精准助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行“泾”商实践团队连续多年在泾县开展电商直播助农活动,销量可观。
依托工业园区平台及主导产业,宣城市拓展校企共建基地,开发实践岗位。以“岗位+服务”助力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训,以‘实习实训+就业’助力学习和就业完美过渡。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与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共建协议,达成“订单班”意向,已有200名学生在固德威开展实习实训,其中70名学生选择继续留企发展,留宣率高达35%。清华大学博士团在宁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践,开展“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密封成型工艺研究”“橡胶制品动刚度仿真研究”,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杨柳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教学实习基地,长期接收在读硕博士实地开展调研项目,攻坚技术难关。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编辑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