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奇瑞持续发力,20万元内普及智驾,拐点已至?

进入2024年以来,车企们不但在价格战中卷疯了,在智能驾驶方面更是卷到新高度:华为NCA、小鹏NGP开始城市场景的智驾落地;广汽旗下的AION RT迅猛龙把激光雷达下放到15万区间。而尹同跃也公开表示,奇瑞在智能化领域也要“不客气”了。

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智驾新时代已经到来。今年上半年,市场上的乘用车搭载L2级以上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已经占到56%,已经超过一半。领先的智驾和OTA等功能已成为影响消费者选购的重要因素。”

当过半新车具备L2级以上和车企内卷这两股力量叠加在一起,让我们明显感觉到智驾行业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显然,用户对于高阶智驾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从质疑到接受再到亲身使用,高阶智驾逐渐开始成为众多车主使用最频繁的智能化功能之一。

过半新车具备L2级以上自动驾驶,可能意味着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的拐点已经在不远处,一旦越过这个拐点,那些轻视智驾的车企甚至都快没有上桌的机会了。因为,高阶智驾功能有望成为销量增长的关键。

智能驾驶持续渗透,NOA加速上车

曾几何时,在很多人眼里,智驾只是锦上添花的“噱头”,但随着智能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好用,消费者对智驾的接受度也在加速提升。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战火升级、智能驾驶技术快速迭代,高阶智驾成为不少车型的核心卖点。

从“金九银十”的百花争艳也能看出,智能驾驶正在成为新车的“兵家必争之地”。近期有大批智驾车型亮相或上市,如问界新M7 Pro、深蓝S07、小鹏MONA M03、奇瑞星途星纪元ES和ET、埃安霸王龙、极越07、方程豹豹8等。

从以上新车不难看出,在价格战等影响下,车企将高阶智驾作为标配提供给消费者,这已成新趋势。高阶智驾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原因是高阶智驾转向普及的条件开始成熟: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逐渐被抛弃,纯视觉+大模型算法日趋加强。智驾的成本和售价得到大幅下降。

另外,得益于高阶智驾普及,消费者对高阶智驾的抵触情绪不断下降。

以华为、小鹏为代表的头部智驾玩家们,前不久秀出自家国庆假期智驾出行成绩单。华为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所有搭载华为乾崑合作车型的使用人数达到 27.8 万人,智驾总里程达 8571.7 万公里。值得注意是,华为乾崑用户的智驾里程占累计行驶总里程比例,已经超过四成(41.1%)。

使用智驾的比例之高,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智驾系统将很快由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并逐步成为影响销量的关键。这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共识,这也是为什么各大车企纷纷将智能化,特别是高阶智驾作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冷静,高阶智驾并没那么神

智驾拐点来临,供应链也随之起飞。当前,智驾供应商纷纷谋求上市,试图抓住智能驾驶爆发的机遇。比如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等高阶智驾方案提供商加速进入资本市场;地平线、晶科电子、速腾聚创、纵目科技等智驾产业链企业同样受益提速IPO。

虽然目前高阶智驾赛道入局者众多,但竞争格局仍处于“大乱斗”阶段,没有明确的赢家或输家。这也意味着,现在的高阶智驾赛道所呈现的竞争局面谁都有机会打破,谁都有机会争当第一。

随着越来越多厂商开始加大高阶智驾领域的投入,以及不断推出更有竞争性的产品,行业竞争势必将会进一步加剧。对于高阶智驾的普及和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不过,伴随智驾车型快速上量,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陆续暴露出来,各种事故频发。

许多车企利用各种新颖的术语进行市场营销,使得消费者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对这些系统抱有过高的期望。就轱辘哥体验城市NOA的可用性来说,目前大部分车型,城市场景接管率比较高,体验的连续性很差。当然,这些都是可克服的,随着能力更强的智驾技术推出以及更加完善的责任划分,也将进一步改善智驾在出行领域的应用。

总的来说,智驾功能趋于成熟、智驾成本和售价的大幅下降,共同推动了智驾的突然爆火。不过,面对智驾大势,天下依然未定。NOA的诞生如同手机行业的智能手机,随着以NOA为标志的高阶智驾功能下探至20万以下车型,智驾将进入“大内卷”时代。

Tags: